作为综合型投资集团,中国建投不仅致力于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助力民生经济👜、支持国有企业改制及帮助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我们还希望结合自身的投资实践🈹,传递我们苦苦求索的思想成果。为业界提供关于现代投资活动的多角度认识和借鉴🍩,也算是中国建投作为我们社会的一员,创造并传递的正面价值。
其中,以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为平台出版的一系列研究图书,就是中国建投向社会传递投资实践与思索成果的重要载体🧗♀️。自2012年以来🎻,中国建投基于投资蓝皮书🤷🏼♂️、中国建投研究丛书、《建投投资评论》三大序列,共出版研究图书17本🐪,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我们并没有让读者等太久,最新一批建投研究成果近日由新星出版社印刷出版。此次出版的新书共有五本,先看看封面一睹为快🏍:
《解码中国城投债》邓海清著
《中外国有企业治理比较研究》张志前等 著
《中外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庄乾志等 著
《中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比较研究》刘琼等 著
《建投投资评论》第二辑
本周,JIC投资观察将为大家带来所有新书的精彩节选。今天先来看看《解码中国城投债》,它为读者建立一个前面、详尽的城投债分析视角🕕,有机会深入了解地方政府融资以及城投债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为城投债投资提供了参考。
最近城投公司和地方债务蛮火的,本书的作者邓海清博士是如何看待中国城投债发展方向的呢?请看本书的重磅节选:
…………………… ◆ ……………………
从供给端来看,中国仍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量巨大,而中国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地方政府融资需求巨大🤽🏼♀️。从需求端来看,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金融理财项目的需求必然会迅猛增长,城投债将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因此未来城投债的规模将继续扩张🆒。
尽管城投债的发展潜力巨大,但亟须加以引导和规范😵🪙,可以说在城投债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规范与责任并存🙌🏿。我们认为城投债未来可能有以下三个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城投债的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为城投债整体资质偏低,增信不足,城投债发行的地区结构📚、行政级别结构、期限结构和用途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合理的结构严重影响了城投债作用的有效发挥,未来城投债结构必须得到优化。
城投债资质需要提升
城投债整体资质需要提升,有效的增信措施将成为应对城投债整体资质下降的重要手段👩🏻🦱。当前城投债发行多采用土地抵押或政府财政隐性担保等方式增信,城投债债券评级整体偏低,增信方式不尽合理🧙🏼♀️🛗,而未来城投债发行将更多地以项目未来现金流作为担保以提高城投债的信用资质。
城投债应为公共服务项目融资
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的发展型公共物品⬜️,另一种是有利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但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较小的民生型公共物品👮🏻♀️。在中国当前的政治体制环境下,地方政府的博弈扭曲了提供发展型公共物品和民生型公共物品的激励机制。地方政府不愿意提供需要更多财力但只能带来较少政绩的民生型公共物品,更愿意提供可以带来较多政绩的发展型公共物品✊🏽。一些本属于政府应尽职责范围内的公共服务工程和项目🂠,如果无法为政府带来收益,往往会被忽视和冷落。
因此🚥,必须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机制进行改革和完善🍿,城投债未来需要更多地投资于乡村道路建设、旧城改造、校舍修缮等受益群体较大且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小型工程🧮。当地方债融资渠道通畅之后,筹集到的资金将惠及中国的普通百姓,对缩小城乡差距👵🏼、满足公众基本需要、奠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当大力发展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
由于存在地方政府换届制度,各届地方政府都尽量在任期内多举债、多投资,从而拉动GDP的增长💷,美化自己的政绩👳🏽。为防止政府不计后果地过度举债,应当大力发展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的融资方式。在现行城投债发行体系中,长期的企业债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这为当届政府逃避还债责任🤠,为了政绩恶意透支下一届政府的财政资源提供了可能🚔。而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还款期限较短,发债和还款都发生在本届政府任期之内👩🏻🔧,可以促使本届政府在举债时考虑到债务偿还的问题,避免城投债发行的无序性,使得中国城投债的期限结构与中国地方政府换届的期限更加匹配。
省级融资平台统一发行城投债
未来城投债可能出现集合发行的方式🧒🏻,特别是省级融资平台可以统一发行城投债券。这一发展趋势具有以下两项依据🎷🆑:第一,去年国务院发行文件🂠,指出各省可以成立自己的坏账公司,这意味着各个省可能会出现类似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机构🛌🏻,可自行对省内下级政府的坏账进行优化处理;第二,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有的省已经开始推行省直管县的财税体制改革,这与融资平台城投债统一发行的趋势一致。此外,根据来自一级市场的消息,最近一些县级平台联合发行债券的项目也正在探索之中🧔。
城投债可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
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并未建立起来,这是造成地方政府🧜🏻♂️,尤其是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发达地区由于财政收入少、经济发展落后,其城投债发行的利率相应较高,造成“急需资金地区反而难以融资”的难题。未来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平衡的状况可能会得到调整🧑🏼💻,在城投债发行规范以后,中央政府可以通过购买中西部地方政府发行的城投债实现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并通过购买地方政府发行的特别债券支持地方建设。
城投债还款资金来源规范化🪐、透明化
当前城投债还款资金来源不透明👨🏿⚕️,地方财政拨款、发债项目收益、城投公司其他项目盈利都有可能充当还款资金;同时城投债的还款机制也不透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对城投债的信用评价👦🏿。未来对城投债的还款资金来源的监督将标准化、透明化,城投债与财政预算的关系也将规范化、透明化。
市政债和城投债并行
未来中国将出现真正的市政债,且市政债和城投债在未来会拥有各自清晰的功能定位🌌。中国地方政府发行的城投债实际上起到为地方政府将拥有的土地资源兑现而筹集中间资金的作用🧜🏿,并非纯粹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在本质上和西方国家的市政债不同。当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城投债所筹资金同时投资于公益性和盈利性项目🕝,而随着政府手中拥有的土地资源的逐渐减少,项目盈利水平与资金成本间的差异逐步扩大🤟🏿,这种混合模式难以为继🧦,城投债也将实现转型☑️🫒,未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将会出现市政债和城投债并行的局面🙇🏼♀️。换言之,未来公益性项目和盈利性项目的融资将会分开,公益性项目债券融资的还本付息将直接由地方财政接管𓀈,将当前的隐性担保显性化🙇🏿♂️。
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的出版成果分为投资蓝皮书、建投研究丛书🧎🏻♀️🛹、建投投资评论三类🧙。
定位于我国年度投资市场发展和热点问题的梳理和研究🚅,近年出版书目包括🦽🫳: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12、2013⚂、2014)
定位于我国投资市场问题的专项和深度研究,近年出版书目有:
第一辑(5卷)
《柯达兴衰启示录》张志前等著
《集团治理与管控》庄乾志著
《产业结构演进与城镇化》易善策著
《企业文化解构与实践》张璐璐涂俊 范雪莹 单治国著
《我国金融资源产权制度研究》柯珂著
第二辑(3卷)
《利率市场化—突围中国债务困局》邓海清著
《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邓海清著
《解码中国城投债-地方债务与增长的再平衡》邓海清著
第三辑(1卷)
《进城圆梦—探寻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张志前著
第四辑(3卷)
《中外国有企业治理比较研究》张志前等著
《中外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比较研究》庄乾志等著
《中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比较研究》刘琼等著
定位于投资以及投资相关的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的学术性研究:
《建投投资评论》(创刊号、第二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