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概念最早起源于英国。1998年11月,英国工党政府的创意产业工作组在《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第一次提到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于个人创造性🤹🏼♀️、技能与才干,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具有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潜力的产业”。在《2012-2013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分析与预测》中🦮,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英美等国及国内其他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统计管理的实践🐁,将文化创意产业定义为以创意、创新为本质,以文化的商业性开发为目的🥱,通过只是产权的交易和消费,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大致可以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会展、旅游休闲娱乐、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等细分门类。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技术其实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创意是产生新事物的能力,这些创意必须是独特的👩🏻🚒、原创的以及有意义的。在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电视影像这样的传统媒介产品,还是数码动漫等新兴细分行业,基础必须是优良的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优良产品恰恰来源于人的丰富的创造力。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自身的创造力。
1、政策环境
(1)管理机构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范围较广,涉及众多监督管理机构。除了统筹全国各行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以外,中共中央宣传部(简称“中宣部”)和文化部是两个主要负责管理文化创意全产业的国家职能部门⛹🏼♂️。
中宣部作为中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的综合职能机构,协同中组部管理文化部、新闻出版署、人民日报社🧜🏿♀️、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华社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同时对中国大陆与媒体、网络和文化传播相关的各种机构进行监督,对新闻、出版、电视和电影进行审查。中宣部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者🚴🏿,是最根本的审查标准的制定者;文化部🦸🏽♀️、广电总局等部门侧重以主流意识形态为根据对各类文化产品进行审查。
其他对文化创意产业有重大影响的部门还包括知识产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物局🌝、宗教局、旅游局、体育总局等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管理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表1 中国文化产业的分类及其相应管理部门
(2)支持政策
近些年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政策层出的时期。政策的支持是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从2009年的国务院颁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开始💶,我国文化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定下的“文化强国”的主旋律进一步明确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顶层设计思路🌏,即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格局;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在此之后✌🏽,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战略产业,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此后多项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环境形势一片大好。各方资本纷纷嗅到这一良机,相继出手文化创意产业,同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投资的专项基金也陆续出现💃🏻。
在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通过金融手段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等关键性纲领被反复提及和强调,显现出政府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决心和力度。明确的政策导向将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表2 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政策颁布情况及其关键内容
(3)监管环境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特殊性,我国对该产业的监管较为严格,从内容制作、出版到发行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布的相关政策就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接收外国卫星传送电视节目管理办法》🈴、《进口影片管理办法》、《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录音制品支付报酬暂行办法》、《电影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节选)》、《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管理规定》、《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 (节选)》、《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多项法规条例👷🏽。我国对文化创意产业管理的严格还体现在大量实行的许可制度上👩🏼🦳,包括渠道🚵🏽、制作和内容方面。
除了相关行政法规以外,文化创意产业通常还会受到其他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的影响,这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对相关政策的敏感度要远高于其他行业。总体来说,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政策敏感度。行业规则因受政策新导向的影响产生骤变。无论对从业人员还是投资机构来说,实时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导向都至关重要💂🏿♀️👩👩👦👦。
2◀️👩🏻✈️、产业总体规模
近些年来,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已达25.1%✸,相比于同期的GDP增长水平高出约15个百分点。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规模达到12,917亿元🙋🏻♂️,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省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占GDP比重都已突破5%,文化创意产业在以上地区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图1 全国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及增长率(2007-2012年)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
3🙇♂️、市场结构
2012年,在中国文化创意市场占据较大份额的新闻出版🪺😓、互联网信息服务及广播电视电影等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市场份额分别占据了产业整体的28.6%、23.8%和21.3%。会展🧔♂️🧑🏽✈️、旅游休闲娱乐产业延续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分别占据了市场份额的9.6%和6.5%😝🔠。文化艺术、设计等领域也保持了增长的总体趋势👸🏿。只有艺术品交易市场因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其市场交易量出现了50%左右的下滑,导致其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仅为2.2%。
图2 2012年文化创意产业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