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及其嵌入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市场的拓展主要通过两种基本方式🈯️,即商品出口和进境投资🤏。对于商品出口,主要受制于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作用⚁,而进境投资则主要受制于东道国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这更能表现出跨国公司的海外运营能力。
建立合资企业是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基本方式。基于合资企业,跨国公司通过当地合作伙伴,学习怎样在当地开展业务,结合其自有优势与当地优势🏊♂️,提高在当地的竞争实力。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它的对外投资会根据东道国的环境及其自身能力的变化而调整,如图2所示。
由于合资企业难以完全体现跨国公司的行动意图,所以在经过一段之后,跨国公司通常会在合资企业之外再开设一家全资公司,对原有的合作伙伴或合资企业进行兼并,或出售或撤退。合资企业一般被当作是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垫脚石或学习平台🙅♂️。但是,由于中国政府对于某些行业的特殊规制无法建立独资企业,例如汽车产业。
图2 跨国公司在本地化发展的五个阶段
资料来源:上海汽车战略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部门经济研究所:《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比较》💁🏽♀️,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一)本地化的范围
跨国公司跨出国门经营通常会移植其已有的成功商业模式📄。任何一个成功的商业模式🧚🏽♂️,无法完全照搬到新的环境🦨,在移植到新的市场环境中后都需要调校和修正,原有的客户价值主张需要重新理解和建立,企业也需要寻找到新的资源和能力来建立竞争门槛,甚至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的拓展基本上会经历“担忧-磨合-学习与适应-本地化创新”的过程🚒。当然,不同的跨国公司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先期进入的跨国公司已经达到“本地化创新”阶段。这也是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的比较高的境界。
本地化是跨国公司全球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其初期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去适应当地市场和环境👨🏿💻,而不是去改变,使之适应其原有运作方式🧽,只有创新或调整才有可能寻求到在东道国发展的特有的成功道路。本地化表现为跨国公司将其生产、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融入和植根于东道国当地商业环境🕶。本地化并不是跨国公司的最终目标🧑🏭,其最终目标在于以各个海外子公司为支撑点进行全球业务的发展与整合🦔🦹🏼♀️,融合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本地化可以使跨国公司更加充分地利用东道国资源,并凭借其内部化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跨国公司本地化的主要动因在于内部和外部🔭👰🏽♀️。内部动因主要包括适应全球化经营的要求;降低经营成本,追求收益的最大化;规避经营风险💘;建立有效的营销渠道。外部动因主要包括👍🏻,东道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外商投资政策的调整和放宽;东道国相应的人力资源和技术基础等。
(二)本地嵌入
本地化其实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广义的“本地化”既包括跨国公司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行为,也包括跨国公司对当地商业环境的依赖性🛶🚭。后者就是所谓的“本地嵌入”👓。从企业与地方的关系🧝🏿♀️💟,描述外商投资企业对当地商业环境的依赖性,也就是企业与地方的互动互赖关系🙍🏿♂️。跨国公司的本地嵌入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跨国公司通过建立本地产业网络与地方发生各种经济社会联系💆🏼。本地嵌入主要有四个内涵🧙🏼:地理性、社会性、学习性和互动性✤。
跨国公司通过关系嵌入🙎🏻♀️、结构嵌入🤦🏻♀️、地理嵌入和成员嵌入等四种方式嵌入本地商业环境。“关系嵌入”是指企业与当地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及非企业组织所共同形成的一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组织间通过这些网络关系彼此互相支持👻、交换信息并进行沟通。“结构嵌入”是指企业与当地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及非企业组织所共同形成的组织之间的一种网络结构🎷。这种以系统为特征的网络关系🐦⬛,可能使组织间彼此合作,并进一步形成授权、合资、战略联盟等形式的商业关系👨🏽🦳。“地理嵌入”是指跨国公司子公司的整体外部关系网络在地理空间上位于本地的程度。地理的接近性有利于靠近资源从而降低成本🕘👩🦼➡️,有利于当地网络成员间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网络的形成📢,从而有利于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的传递,有利于强化彼此间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连接与嵌套,促进信任和互利机制的形成。“成员嵌入”表现为跨国公司本地网络成员的多样性和纳入新网络成员的意愿👏🏼。
总体而言,关系嵌入衡量本地嵌入关系的强度,结构嵌入衡量本地嵌入关系的结构,地理嵌入着眼于嵌入关系的地理空间分布🤹🏻,成员嵌入是着眼于本地网络的开放性。关系嵌入是指网络中一对一成员之间的关系,结构嵌入是指网络的整体构建🙅🏻♂️,地理嵌入描述整体关系纽带的地理布局,成员嵌入描述网络成员的社会属性和本地化程度。这四个维度同时构建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行为的时空结构,并体现了本地嵌入的地理性、社会性、学习性和互动性的四个内涵特征。
跨国公司海外经营的本质是跨地域的资源连接行为。区域所积累的知识技术与社会机制既来源于跨国公司本地嵌入的溢出效应,同时也反过来成为促进跨国公司进一步本地嵌入的强大力量。区域所积累的知识技术提高了本地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和跨国公司对本地的依赖性,从而降低了跨国公司的网络权力🎦。知识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和本地企业的权力角色🚣🏼♀️🧜🏽♂️。以社会资本形式存在的各种社会机制👩🏻🦼➡️,有利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和交易成本的降低🫰,尤其有利于跨国公司对本地特有资源的获取🧰。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跨国公司外移的可能性和自由度🚿。
跨国公司在海外投资,拥有先进技术固然非常重要👳♂️,但并不能保证成功。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竞争优势,并应对发展中国家相对不确定的环境💅🏼,还需要掌握本地的特有知识,如当地市场和消费者的情况、当地产业链情况、与当地政府沟通的方式及当地员工的管理方式等。跨国公司与本地企业是相互学习的☯️,并不只是单向度的信息流向关系🧑🏻🚀。
在全球化布局和控制的进程中🏄🏽♂️🧬,不同子公司在跨国公司网络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是不一样的✋,而且其能力也存在差异。在跨国公司内部,不同地位和角色的子公司与当地的关系会出现很大差异性,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本地嵌入性。母公司的整体战略部署、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竞争关系都会影响到跨国公司的本地嵌入行为🗄。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跨国公司子公司及该地域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与角色。所以,跨国公司的本地嵌入行为是其内部网络、东道国环境和全球化三方面的合力作用结果。
跨国公司只有真正地嵌入本地🌄,尤其是成员嵌入👩🏼🦳,才能获得对其发展非常重要的信息。信息共享的程度和方式反映了跨国公司与当地的互赖关系,而互赖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所提供的独特性资源🎻,其中两个重要因素就是本地产业知识特质和本地网络成员的技术能力。本地产业越是趋于高级化和创新化🤴🏻,本地网络成员技术能力越高,就越有利于建立对等依赖关系,越有利于当地与跨国公司之间形成双向的信息共享和共同学习机制。跨国公司不仅会对东道国当地商业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本地商业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反向作用。跨国公司与“地方条件”是互为影响的。
本文为彩神ll有限责任公司市场与研究部蒋学伟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