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设备——“穿”越未来

来源于: 日期👩‍🏫:2013-11-05
(一)事件描述
9月是各大厂商发布新产品的季节,今年除了智能手机的集中发布之外🍹,可穿戴式设备也成为发布榜单的常客。9月4日💃🏽,美国高通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高通互联体验公司将在2013年第四季度发布自有品牌的智能手表🙇🏽‍♀️。9月5日凌晨消息👦🏻→,三星今日在德国柏林举行发布会🏊🏼,除了发布GALAXY Note 3手机🟥,还有一款蓝牙手表GALAXY Gear一起亮相。同日,索尼发布首款2070万像素级别影像智能手机Xperia Z1。但这不是唯一亮点,当日一同亮相的还有索尼第二代穿戴式产品——SmartWatch 2。在9月12日英特尔召开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英特尔公布了面向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超小Quark处理器。在错失了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先机之后,英特尔希望凭借这款处理器,赶上下一波技术浪潮。
(二)深度分析
企业展示意义大过于实际意义。近一个月可穿戴式新产品密集发布🧿,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式设备被提及得越来越频繁🐌。从上游厂商英特尔和高通到终端厂商的三星和索尼都推出了各自的穿戴式设备,显示了对此领域极大的兴趣🧑🏽‍🏭,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还有待商榷👩🏽‍⚕️。
从Gartner技术发展曲线看来,可穿戴式设备还处于概念炒作前期🧔‍♂️,从2012年的纯概念到2013年形形色色的可穿戴式产品纷纷出炉,一年之内可穿戴式设备的概念被催化成熟落地🪆。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可穿戴式设备无论是在终端形态和使用环境都没有成熟。
1 Gartner技术发展周期曲线图2012-2013

 

资料来源:Gartner: Emerging Technologies Hype Cycle for 2013: Red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1 主流穿戴式设备产品参数对比表

 资料来源📲:彩神ll整理,2013,09

 

从产品参数来看,目前发布的智能手表多属于对手机功能的扩展,缺乏革命性的功能革新,而从高通、三星发布设备的阵势来看,凸显设备组件的特性更像是产品发布的重点🍚。目前🏌🏻‍♀️,众多厂商发布产品的目的主要是展示自身在穿戴式设备领域的沉淀实力📞,占据行业发展先机。因此,现在说可穿戴式设备时代来临为时过早。

可穿戴式设备有两类形态🪇🥝。随着目前发布的产品,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的了解一下到底可穿戴式设备究竟有哪些形态。彩神ll经过分析发现⛸,可穿戴式设备可简化为两种形态🙍🏼‍♂️。

第一类🍥🎸:传感器形态🦹🏿。彩神ll认为🧑🏽‍🦳,智能手表♻️、jawbone等功能拓展型装置均属于传感器型穿戴式设备,这类可穿戴式设备的最大特点是行使传感器职能🙎🏼‍♂️,作为虚拟与现实的入口终端的补充🥱。
以智能手表为例👉,现在发布的产品多以扩展通话、短信等手机功能为主🔦,以追踪路线🕴👨🏽‍🦲、搜集数据等传感器功能为辅。无论是应用场景还是人机交互都没有打破原有的方式,仅仅方便了手机的使用,属于锦上添花。
第二类🧑🏿‍⚕️:终端形态🦶🏽。彩神ll认为,可穿戴式设备的终端形态应具备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功能,正如现在的手机、平板电脑所充当的角色一样🎅🏼。目前发布的产品中👰🏿‍♀️😴,Google Glass是最能代表这种模式的设备🐕💼,通过大胆的突破创新和技术应用🦻,采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不仅在使用方式上有了改变👰🏻🧀,更重要的是打造了全新的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互动手段,在未来有可能取代手机等旧终端成为虚拟与现实新入口。
穿戴式设备的商业模式是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衍生🚵🏽‍♀️。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的空间和速度毋庸置疑🤽🏽,但关键的问题是可穿戴设备的商业模式究竟如何打造?
       在商业模式的构建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一,直接卖硬件赚毛利⛰;二,硬件产品上面叠加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实现增值收费;三,通过收集用户相关数据,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技术🦾,实施个性化服务👨🏻‍🦲。
第一种模式属于传统的设备销售模式,但在可穿戴式设备领域有局限性。穿戴式的特性要求硬件设备便携🐽、轻量👂🏼、能耗低,其本身不具有复杂的计算🛄、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单纯出售终端不会带来显著的收益,除了类似于Google Glass这种具有巨大创新价值的产品之外,硬件出售带来的价值较低。
第二种模式是互联网的盈利方式之一🚣🏼‍♂️🙅🏽‍♂️,通过硬件产品培育大量用户🦵,通过软件配套和相关服务获利。苹果公司属于这类商业模式的代表,优良的硬件产品🔱、完整的生态系统平台的搭建,使硬件和软件相互促进、提升价值2️⃣,实现高额盈利👰‍♂️。但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资金投入,初创型企业居多的现状难以在短期打造类似的商业模式👩‍🦲。
第三种模式是以可穿戴式设备作为采集基础或入口设施,获取相关的基础数据🎑,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的平台技术实现数据挖掘等分析工作,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方式不局限于网络,亦可涉及到线下🚗。以jawbone等健康穿戴类设备为例🦹🏻,目前客户在购买硬件之后可获得一份身体基础数据分析报告,未来可结合类似于医疗专家、医院、保健、药品等商家实施O2O的健康定制化服务,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拓展了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范围及商业价值,适合更多的小型创新型企业发展。
目前,可穿戴式设备的概念被企业、资本市场所关注,但都处于谨慎观望状态。除了Google发布了一份值得品味的产品之外,其他公司更多的是宣传自我的研究实力。现在,可穿戴式设备无论是在技术还是在市场化方面均有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要实现蓬勃发展🧎🏻‍➡️,还需经历较长时间的蛰伏。
上一篇:免费移动导航——“导”向何方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彩神ll专业提供:彩神ll🏄🏼‍♀️、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欢迎您。
彩神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