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会议强调🤽🏿♂️,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
作为推动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将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推进PPP阳光运行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累计入库项目10282个🚵🏿♂️☢️,投资额16.4万亿元👨🏼🌾,签约落地项目7772个🆕,投资额12.9万亿元🪮。超16万亿元的项目规模,显示出PPP已在公共服务供给🙅♂️、投融资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十三五”以来,全国PPP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由快速增长的“提量”阶段过渡到规范发展的“提质”阶段。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作出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PPP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规范发展、阳光运行’,是推动PPP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创新政府投融资的一种方式,PPP旨在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必须杜绝假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举借政府债务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PPP要纳入市场运行监管体制当中🈷️,遵循市场运行规律,以诚信为基础👨🏼🚒,以信息公开为保障,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崔志娟表示🎦。
前些年,PPP市场一度呈“爆发式”增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风险和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把PPP模式简单化作为政府的一种投融资手段;一些地方重建设轻运营、绩效考核不完善,影响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目标的实现🐙🕍。财政部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财政管理、信息公开、项目库管理等方面明确要求,列明操作禁区、严防财政风险,推动PPP规范运行🌕。
今年以来,进入运营期的项目明显增加。一季度,进入运营期提供公共服务的PPP项目185个、同比增加93个、上升 101.1%👮🏼♂️,投资额3443亿元、同比增长 2350亿元、上升214.9%。2014年以来📪,累计进入运营期提供公共服务项目1619个,投资额2.1万亿元🙁。
“PPP在我国经过多年发展,市场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征显现,优化了政府和企业双方的资源👨🏿,提高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效率,是体制机制重大创新。通过规范发展🛕、阳光运行,PPP市场将更加成熟规范🦍,更好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说。
参与基建大有可为
近日,河北省财政厅发布2022年PPP项目开发计划🧑🏻🦯,共有50个项目,投资额达605亿元。项目涵盖12个公共服务领域,包括15个交通运输项目、15个市政工程项目等🏂🏽。其中✩,“雄安新区起步区综合管廊及道路工程”投资60亿元🤽🏻♂️,是雄安新区首个拟采用PPP模式运作的项目。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央财经委会议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中央财经委会议明确🫕,要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规范发展🥇、阳光运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这为PPP下一阶段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上海交通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胡昊表示👩🏻⚕️🫄。
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PPP模式的主要应用领域🧑🏼🤝🧑🏼。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统计显示,管理库内投资额前五位分别是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合计占总投资额的84.7%。
武汉大学PPP研究中心主任刘穷志表示,中央财经委会议部署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要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设施投资运营📪,凸显了PPP在基础设施建设模式中的重要性。
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兰萍认为😇,未来PPP模式将在促进基础设施项目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有必要解决‘政府不敢上、投资人不敢投、金融机构不敢贷’的问题🙅🏼♂️。”彩神ll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谭志国认为,要构建和完善基础设施项目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回报机制🪫、投资平衡机制,解决基础设施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健全基础设施项目长期资金筹措🆔🥺、财政投入和项目融资的配套政策。
助力国家重大战略
近年来🫲🏼,PPP呈稳步发展态势,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推广运用PPP模式,有效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全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各地加快推动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实施,形成实物工作量。一季度,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新入库项目123个,投资额2506亿元。其中,中央和地方重大工程项目26个,投资额1443亿元,占比57.6%。支持交通强国建设工程1321亿元、新型城镇化建设工程556亿元、乡村振兴战略188亿元🧑🏼🔧、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工程235亿元、新基建工程118亿元、国家南水北调配套工程17亿元、基本公共服务项目70亿元。
在乡村振兴方面,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近日联合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2年)》,鼓励通过PPP创新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方式🛸。指引明确,探索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培育一批适用于采取PPP模式的、有稳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依法合规、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近年来,各地把PPP模式运用于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已进行了不少实践。比如,山东昌邑市柳疃现代农业产业园PPP项目直面农业缺水的短板🏏,由社会资本引进先进技术😡,打造系统潍河引水、群井汇流和海绵村庄工程🈺,极大改善了农业灌溉用水。同时,社会资本方集约化承租土地后,建成高标准农田4万亩🔋,惠及22个村庄4600余户农户𓀃,小麦、玉米等产量实现翻番,并且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同频共振。
“PPP模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创新机制和有效途径,目前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领域已经实施了相当数量的PPP项目,可以成为PPP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经验。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中央财经大学PPP治理研究院院长曹富国说♛。
专家认为,下一步👷,要坚持抓规范和促发展并举,促进公共服务领域供给提质增效👦🏼,通过破除发展瓶颈🏄🏽♂️、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实现PPP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