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部门披露了2022年地方债“提前批”的更多细节🦕🐀。财政部网站2月14日消息🐱,经国务院批准,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7880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28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4600亿元🚛。
专家指出🥾,“提前批”地方债集中投向基础设施相关领域,将有力推动投资增长👩⚖️,从而起到扩内需、稳增长的作用。
专项债集中投向基建
在国新办去年12月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财政部相关人士透露已提前下达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但未提及新增一般债务限额的相关情况。此次,财政部在披露“提前批”中一般债务限额之外,还详细披露了资金投向。
财政部公布,1月,各地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6989亿元,其中💲,新增地方政府债券5837亿元(一般债券993亿元⛓,专项债券4844亿元)🦻🏿;再融资债券1152亿元(一般债券231亿元👨🚀,专项债券921亿元)。
从资金投向看,1月发行的新增一般债券分别用于交通基础设施257.55亿元,社会事业221.91亿元🥐,市政建设212.98亿元,农林水利139.78亿元♦︎,生态环保45.54亿元,其他115.50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分别用于市政及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653.55亿元,交通基础设施1055.18亿元,社会事业763.23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646.98亿元,农林水利440.61亿元,生态环保168.88亿元🧑🏼💼,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115.33亿元🐂。
另据兴业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总经理、首席分析师黄伟平统计,从项目收益专项债看,1月发行的3110亿元项目收益专项债中,基建类投向规模为2341亿元,占比约75%🧛🏽。
将有力促进稳增长
在稳增长背景下👨🏼,2022年初新增地方债发行节奏较上年明显加快。
1月1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发行今年已下达的专项债🐷,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安排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撬动更多社会投资,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据黄伟平统计,各地区已披露的计划在今年2月、3月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合计已超过6000亿元,加上1月已发行的4844亿元,一季度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大概率将超过1万亿元。
“在新增专项债集中投向基建领域的情况下,市场普遍对地方债提振基建投资持乐观态度👩🏼🦱。”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说,从债券资金投向看,有望重点支持“新基建”相关投资项目。新基建项目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提振新基建投资项目将惠及诸多产业链领域,长期利好相关产业链投资👜🙇🏼♀️,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升级和创造市场新需求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吴丹认为𓀃,专项债发行节奏加快是积极财政发力的体现🏣。在对特定项目的精准支持上,财政政策作用更大👱。当前货币政策以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为目标,而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更能直接拉动市场需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出击,将有力地发挥稳增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