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1.5万亿元——有关部门负责人详解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

来源于🏌🏻‍♂️:光明日报 日期:2020-08-26 浏览:1332
今年以来🐌,我国金融业进一步落实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在国新办8月25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情况进行了详解。
年初以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市场整体利率稳中有降;另一方面🤞,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简称LPR)改革红利🤚🏼🫃🏿,带动LPR同步下降并推动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此外,央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已经基本执行完毕🛀🏻,1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有序衔接。
“注重保持货币政策信贷的节奏是今年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不是一上来就把子弹打光🔞,而是根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阶段性的重点任务把握好节奏🆘。”刘国强表示💅,我国还创新运用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政策和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两个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直接支持。
目前🤘🏿,这些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提升。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去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分别为10.7%和12.9%,较2019年末高2个和2.2个百分点🌞。前7个月新增贷款13.1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企业贷款利率显著下行🫷,7月份企业贷款利率为4.68%,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融资“量增🤸🏽™️、面扩、价降”👶🏻,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明显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根据测算,2020年以来,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金融部门前7个月已经为市场主体减负8700多亿元♐️👼🏿,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明显加大🩸,预计全年可为市场主体减负约1.5万亿元。”刘国强指出💆🏻‍♀️。
“减费让利是过去几年银保监会一直倡导和督促的一项重要措施,能不收就不收,能少收就少收。”肖远企告诉记者,减费让利重点放在四个方面🙆🏽:不允许银行机构对企业和个人乱收费;整治高收费;坚决清理和严格处罚隐性收费🗃,清除非明码标价收费;整治附加收费。
在疫情的冲击下,银行业盈利水平出现下降。今年上半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利润2.4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2%。“这主要是由于银行为实体经济减负🆒、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前瞻性应对未来贷款上升的压力等几个因素导致的。”刘国强表示🪐,当前银行业整体运行稳健👩‍🎤,拨备和资本水平充足🪟。截至今年二季度,银行资本充足率14.21%👩‍🌾,较年初下降了0.43个百分点,但是远高于10.5%的监管要求。
刘国强表示🤽🏿‍♂️,今后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为市场主体减负等金融支持政策,一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有效发挥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二是提高金融支持政策便利度,支持中小银行运用大数据进行有效银企对接🥨,扩大市场主体受益面🧑🏽‍🎤🧑🏼‍🦱。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三是开展银行不合理和违规收费检查,引导银行通过主动减免服务费用、规范和限制小微企业贷款收费,向实体经济让利。四是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灵活把握调控的力度🙋‍♀️、重点和节奏。“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情绪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货币政策需要有更大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那就是三个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支持经济向潜在增速回归。
 
彩神ll专业提供:彩神ll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欢迎您。
彩神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