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近日正式发布👳🏿。《纲要》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发展规划涉及三方面🍒: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量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从推动金融发展层面而言💓🎎,《纲要》强化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𓀕。大湾区对于国际金融市场互通有无开了哪些绿灯?未来可能给科技金融领域带来哪些改变?哪些模式可促进企业的融资和投资多元化的发展🤸🏿?
未来内地和港澳互补长短
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即珠三角九市)🚶🏻♀️。2017年大湾区经济总量约10万亿元。
“11个城市里🤶🏻,香港在金融方面有先发优势⤴️,拥有香港证券交易所、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金融机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无可替代。澳门的银行业和保险业也很发达🪕🙈,体系制度完备,资金实力雄厚。深圳是中国的高科技创新中心,经济开放。而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广州,拥有众多的银行中心、券商总部、创投基金总部,还有政府大力支持的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海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小良分析道👊🏻🧑🏽🦳。他说:“未来内地和港澳可互补长短,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大湾区是“一国两制三税区”的多元制度格局,制度优势是其发展的最大红利。香港拥有国际领先的金融服务环境,实行自由经济政策,税收便利,港元与美元挂钩,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同时,作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集聚了丰富的风险投资高端人才、资金规模、管理经验。
大湾区创业投资市场日益活跃❗️,截至2017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家数达到2977家👷🏿♂️,管理基金净资产为11047.86亿元,规模首次超过北京、上海,数量和规模居全国第一☠️。
根据《纲要》,要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国家人民币清算中心🪅,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的优势,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
大湾区内资本可自由流通
“从深层次来看,大湾区重在推动金融与实体🏊🏽♂️、科技相结合。”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潘瑞宏认为,湾区发展动力源自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时💗,《纲要》特别说到了人民币的相关内容。《纲要》提出要逐步扩大大湾区内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范围。大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可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人民币即远期外汇交易业务以及与人民币相关衍生品业务、理财产品交叉代理销售业务𓀜。大湾区内的企业可按规定跨境发行人民币债券😢。
“这有利于内地企业到港澳发债券👨🏽🏫、融资🫶🏽,真正实现了大湾区内资本向下的自由流通。”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认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在香港发债券、融资意味着可向全球资金方募集🚠,且相关的手续、流程更便捷,融资成本更低,流通更方便🤷🏼。
去年年初🎯,香港联交所发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文件》,允许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高增长及创新型公司在港上市。受此利好政策影响,传出多家创新型医药公司赴港上市消息🔃。
在王小良看来✌🏽🈂️,《纲要》在推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所出台的新政策🤸🏽,将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带来更多便利,且助推科技型企业发展。
他以新药研发企业为例进一步说明🧦:“新药研发投入巨大,几个亿的投资很正常。假如企业已投入了8亿元⭕️,但仍有2个亿缺口,那它可到香港上市🫃🏿,通过股权融资完成最后的研发。这不仅仅是扶持企业发展,更大意义在于新药的成功⚇,可让更多患者受益。”王小良说💆🏽♀️。
广州金域医学集团(以下简称金域医学)作为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领头羊,也是医学体外诊断(IVD)产业的下游关联性企业👱🏿♀️。“像我们这样的高科技健康服务企业,正探索粤港澳的创新合作机制🫵,利用香港的国际化优势,汇聚全球医检技术创新资源,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建设🩼。”金域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告诉记者,积极借力大湾区发展机遇🎅🏻,金域医学正在布局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IVD转化创新中心,促进医检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融资多元化令企业获益
《纲要》带来的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既关乎机构也关乎投资者🚷,受益湾区所有民众。
嗅到先机的金融机构早已行动。去年9月🩹,港澳已基本实现银联卡受理“全覆盖”,两地合计发行近1900万张银联卡🙋🏼♀️。港澳地区近4万台POS终端支持银联手机闪付。如今,在香港商店购物🤱🏼,都可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轻松便捷。
2017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公告,批准香港与内地“债券通”上线。今年2月,“债券通”一级市场信息平台上线仪式在香港举行。“债券通”发挥的作用明显,在其一周年之际🙆🏼,债券通有限公司数据显示,当时债券通账户数量有356个,过半由国际机构投资者设立。
王小良表示,内地企业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逐年上升🧑🚀,香港可以成为内地企业的桥梁,在香港设立窗口,通过香港进行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今后的政策可能更方便、快捷👨🏼🏭。
《纲要》显示,将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等。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的政策。
“内地和港澳地区各自的保险产品更加相互融通了,也满足了不同用户的需求。”王小良说。
据麦肯锡咨询公司的研究预测,到2025年“珠三角+香港”的整体银行盈利可达1.4万亿港元,超过东京及纽约成为全球最高的地区🌯,大湾区金融发展潜力巨大🥳。
“资本要素开放的前提需突破机制障碍👩👩👧👧🛅,才能让金融、贸易自由流通。只要制度突破了,剩下的则交由市场发挥作用🥓🔽。”对于大湾区的未来发展🚾,肖飞非常看好🌥。
相关链接
香港创科氛围高涨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杨伟雄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香港创科产业发展出现了很好的势头,与几年前相比,创业气氛、资本投入都有很大改观。特别是金融科技企业在香港发展迅猛🍓,数码港三年前开始建立金融科技群体♟,目前金融科技初创企业已有300多家👩👝,而且三成是来自香港以外的,包括英国、印度、马来西亚、以色列等等,充分说明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如果说香港在前期的科研能力强是优势👩👧👧,那香港本身的经济体有限🧘🏼♂️、市场有限则是短板✊。“必须要靠大湾区这个大市场来发挥出香港科研的优势。”杨伟雄说💁🏽🎏,大湾区地多、市场大,香港与这块腹地紧密协作,才能打造更完善的创科产业链。另外一个优势就是香港在金融方面的优势。他表示🤦🏿,香港的融资成本低🥹,融资渠道广💁♀️。
“创科产业在大湾区要实现的效果是让大家觉得这片土地更加宜居、更加舒适💁🏻🧒,要带动普通市民对于创科的热情。”杨伟雄说👩🏼🎓,让普通民众对大湾区创科事业产生兴奋和期待只是时间问题,“就像20年前的社交媒体产业,谁能想到今日它给人们的生活交流带来如此大的便利。”(叶青)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