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盖子不轻易揭开,而一旦被揭开就必须以底线思维来防备其杀伤力。债市投资者和承销商们怎么也没想到,作为PPP领域公认的“好学生”,东方园林一笔10亿元公司债券发行竟然只募得5000万元🕢🫰🏻。而A股投资者们更是没想到📼,“好学生”的股票也跟着暴跌并不得不停牌,甚至引起了整个PPP板块的跟风下挫。当整个金融市场恍然大悟时,第一阶段的政策冲击波可能已经处在落地尾声⛹🏿♂️。
而在债券市场市况不佳的情况下🧏🏻♂️,东方园林为何没有按照业内惯例推迟或干脆取消这笔债券发行,或许也只有高层自己清楚了。毕竟👩🚀🌥,按照国内市场投资者们多年来形成的思维惯性,一级市场即使发行票息高一点,也会引起市场对发行人流动性缺口的警觉,更不用说如此惨淡的募资结果🐓💃。
就PPP清库等规范措施对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影响🦧🏌️♂️,首先应将其放在规范地方财政预算的框架下,进而视为对实际财政政策执行和债务融资需求的持久影响而非一次性冲击,对地方财政违法违规的兜底和超出承受能力支出责任的清理不会随着阶段性见效而停止;其次🦽🧡,资本市场正在逐渐将这一预期映射到开展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的股价上,企业如果严重依赖政府预算外的违规承诺支付,现金流回收不佳,很可能将在控制地方政府杠杆的时期受到冲击,行业也将面临整合🦅。
除了股票市场以外🕵🏼♂️,债券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的一些表现也从侧面反映了清库可能会引起投融资需求的暂时下降。特别要注意的是👩👧,PPP清库反映出地方财政的收支矛盾和存在突破预算的违规现状,中央出手整治这些问题还可能将对城投债这一收入和现金流同样依赖财政补贴的资产类别造成影响。
PPP利益共同体
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但国内外不断在围绕“效率和公平”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目前,改革开放再出发,决策层又将“防风险”放在了最近3年国家政策的首要位置。
PPP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经过5年从零开始的探索🧑🏻🎄,中国PPP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PPP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创新供给机制,通过塑造政府和企业利益共同体,构建政企长期合作机制,扩大供给👨🏽🏫,提高绩效。
PPP项目并没有一个完全标准化的固定模式💁,政府项目库中的示范项目也只能够给后来者提供一种经验借鉴🙎🏽🦑,各个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还需要充分结合实施项目的特点来研究最合适的操作办法🪘。因此,在国内推广PPP,成功或不成功的经验往往都通过具体案例来说明。
不过🎂,不同的实施模式的框架有相似性,可以总结为政府、社会产业资本🧟♀️、独立项目公司🧔🏼♂️、金融资本🚶♂️➡️、消费公共服务的社会公众这几个主体之间的基础商业关系(见图)🧬,而这背后代表了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的初衷💁🏿♀️,也是在中国探索PPP时必须严守的底线原则。如果实践中突破这些底线👩🏿🏭,则是必须纠正的。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三五”期间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逐渐强化,PPP市场发展的外部条件并没有因为短期的清库和规范而动摇,发展正规的PPP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反而是随着上述规范工作“去伪存真”而加强的👩🏻✈️。
另外,在中央和各地财政部门落实PPP项目库集中清理工作之余,也要看到政府在其他层面间接地促进PPP发展的政策也在同步进行,弥补PPP的制度短板。
以上述关系当中的公众和PPP项目公司之间的消费关系为例👩🏼💻👑,如果在经过财政补贴之后🕵🏻♀️,相关的付费仍不足以维持项目的可持续性运营,或许政府会不得不推动公共服务的价格改革。近期公布天然气价格改革就是相关的措施之一。
退库整改超三成,5月渐企稳
据财政部PPP中心管理库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27日⚛️,通过物有所值评估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纳入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的项目共有7226个🏃♀️➡️,投资规模达到11.33万亿元🧕🏻,项目数量和规模增长很快🤹🏽♂️。
但是,与中国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比,PPP发展的市场空间仍然很大。2017年🫕,中国GDP达到82.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63.17万亿元⟹,民间固定资产投资38.15万亿元🧛🏼。按照政府的经济增长预测,2018年,中国GDP将达到约88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将接近70万亿元。
根据财政部金融司公布的全国汇总数据,截至2018年4月23日,各地累计清理退库项目1695个🕺🏼、涉及投资额1.8万亿元;上报整改项目2005个🚂、涉及投资额3.1万亿元。除管理库项目外,各地还退出储备清单项目430个🏨,涉及投资额6551亿元。
上述退库、整改项目合计4.9万亿元,也就是说💆🏼,有问题的存量项目占到清库之前总量的约三分之一。
从行业来看,退库项目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数居前三位💁🏼♂️,合计占退库项目总数的51.9%,占退库项目总投资额的63.8%👫。交通运输的退库项目单位体量最大,单个项目平均投资额达23亿元🏋🏻。
如果对比PPP退库当中行业的前三位🤷🏿🕵️♀️,依次是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城镇综合开发居第四位。
从行业来看🐃,整改项目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数居前三位,合计占整改项目总数的57.3%;交通运输、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项目投资额位列前三,合计占整改项目投资额的70.6%。
财政部称📫,在管理库退库与整改🤚🏼、储备清单退出的项目中,不宜采用PPP模式的397个;前期准备不到位的506个;未按规定开展“两个论证”的217个;不再继续采用PPP模式实施的1120个;不符合规范运作要求的277个;涉嫌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的14个;未按规定进行信息公开的488个;由于其他原因被清退或整改的1354个☢️。这些项目当中也有部分项目涉及多种原因。
截至5月末,管理库中存量项目数7257个,对应投资金额11.41万亿元,项目数比3月末净减少9个,项目金额比3月末增加481亿元,中信证券认为👨🏽💻,这意味着管理库入库和清库逐步趋于平稳,制度规范下PPP入库和推进回到常态化轨道。
具体来看🉐,5月退库项目947个🎓、9679亿元,河南退库4703亿元占当月退库项目金额五成,清库仍在继续。从所处阶段看,5月退库项目中56%的项目数属于储备库(识别阶段),管理库占比不低,准备/采购/执行阶段项目数分别占29%/9%/6%。退库项目中“僵尸项目”占比42.7%,远高于PPP库整体的27%🤌🏻。
申万宏源环保与公用事业研究团队根据财政部金融司发布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汇总分析报告推算🕞,三成地区超标占到PPP总量的58%。分析报告显示🈁,四川🤌🏻、湖南🏂、河南、内蒙古🥮🧏🏽♂️、贵州等地超标严重,仅此5省投资总额合计3.3亿,占比33%;若按照报告分析35个地区三成城市接近预警线,选取前十大投资额地区为预警城市⌨️,合计投资额5.26亿,占比超过58%🧑🏿⚖️。对于纯PPP环保标的,该团队仍建议投资者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