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市场引多机构竞相“围猎” 不良资产市场爆发或暗藏风险

来源于🙎🏼‍♂️:经济参考报 日期:2017-12-01 浏览🧕:1000

不良资产市场正在进入又一个历史高峰期🏺🧑🏻‍🏭,资本和机构参与热度持续不减。在11月30日举行的《财经》年会金融专场暨第三届中国不良资产行业高峰论坛上,与会人士表示,银行体系不良贷款总额有望在2020年达到3万亿元⛔。

不过,与会人士表示🦇,市场竞争的加剧助推不良资产包价格居高不下☛,行业存在泡沫已成业内共识,市场参与者需警惕其中暗藏的风险。

 

现状 市场快速扩容

我国不良资产市场快速扩容,并正在进入又一个历史高峰期。

业内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不良资产行业发展分为两个周期。第一周期的主要特征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并对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政策性剥离;第二周期始于2014年,这一周期不良资产的产生更多的是跟经济增速下滑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企业产生了大量不良资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也持续暴露。

自2012年三季度起,银行业不良余额和不良率进入上升通道。根据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6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74%🦚。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在论坛上表示👕,2013年起🤴,商业银行开始批量出售不良资产包🧙🏻‍♀️,每年成交规模日益提高,从2013年的700多亿元迅速提升到2016年的5000多亿元。

与会人士也表示🛢,尽管从上市银行最新披露的数据分析,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资产质量改善明显👨🏻‍🦯‍➡️🎰,但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或将持续。“一些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的风险还未完全暴露出来,尤其是一些农信社,其化解不良的能力也不强,就我了解🔎🫷🏽,其不良率甚至能达到30%以上🤓。这些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会在2019年至2022年逐步爆发➿。”不良资产行业联盟常务副主席、深圳联合金控风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程飞说💅🏽。

赖小民表示,中短期内,不良资产供给仍将是常态。仅银行关注类贷款🐁,未来每年就约有7000亿元至1万亿元将转换成不良贷款👱🏿。按照目前不良贷款的增速,不良贷款总额有望在2020年达到3万亿元ℹ️。随着金融“去杠杆”进程的推进⛏,今后2至3年内💆🏼‍♂️,不良资产总量仍会在合理范围内缓慢上升🍁,其处置出清还有一段持续过程。

  

追捧 多机构竞相“围猎”

市场的扩容吸引了大量机构涌入,并从事和不良资产收购、处置、转让或投资相关的业务。

一级市场不良资产收购的主力军仍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据赖小民介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参与本轮不良资产市场🚣🏼‍♂️,累计收购不良债权近1.2万亿元,市场占比合计达到80%以上。其中⛩,中国华融创新业务模式和处置技术挖掘不良资产业务潜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累计中标债权6500亿元,连续三年市场占比超过50%。

而在监管政策的推动下,各省设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热情也日趋高涨。尤其是2016年10月👨🏻‍🍳,银监会放宽了“一个省可设立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限制👨🏻‍⚖️,允许确有意愿的省级人民政府增设一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8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注册成立,截至2017年10月,全国已设立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达到55家。除此之外,近两年,一些民间的🛰、非持牌的资产管理公司也纷纷成立,瞄准不良资产市场,这些大大小小公司的数量将近3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更多将不良资产打包卖给外部机构的银行也开始尝试在内部成立专门处置不良资产的部门。2016年12月👏🏿,平安银行成立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在全国设立四个大区,一共380人🧑🏼‍⚖️👼🏿,清收及经营资产范围包括全行对公及小企业特殊资产🈁。平安银行中报数据显示,该行成立专门的特殊资产管理事业部后,2017年上半年收回不良资产总额44.01亿元☞,同比增长66.52%💗。另外,在本轮市场化债转股启动之后📨,国有大行的银行债转股实施机构日前也纷纷正式落地。“目前,这些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参与市场化债转股,但是未来若政策进一步放开,这些银行旗下的资管公司可做的事情还远远不止这些,有更深参与到不良资产市场的可能🧑🏽‍💼。”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秘书长、浩天安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秦丽萍表示。

境外资本和民营资本都对市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外资其实也是上一轮周期中不良资产市场的重要投资人,而在这一轮周期中其更是加大了对中国不良资产市场的投入,包括KKR、海岸基金、高盛资本、橡树资本等都不同程度参与不良资产的收购与处置。橡树资本在2013年与中国信达成立了合资公司,从事不良资产投资业务。橡树资本目前在大中华区的累计投资已超过60亿美元。

而民营资本则是这一轮周期中的“新力量”。中国不良资产行业联盟主席☝🏼、湖岸投资首席投资官张晓琳在论坛发言时坦言🫅🏼,从2014年到现在,最多的买家不是外资,而是民营资本🔬,这源于市场上有太多人民币。

  

前瞻 需警惕投资风险

不良资产市场已成为万人追捧的投资热点🧢,在多个因素的助推下🙎🏻‍♂️,不良资产包的价格也到达阶段性新高。不良资产包价格居高不下🌤,存在泡沫已成为业内共识。

“不良资产包价格高企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一周期下资产包的性质与上一周期不一样👬。上一轮的资产包基本上来自于国有企业⚃,不良贷款主要是没有抵押和担保的信用贷款🙅🏽,而伴随着银行风控水平的提高👎,这一周期的资产包大部分有抵押和担保物。不良资产质量的提高必然带来了资产包价格的提升。二是市场参与主体增多后⚠,竞争的加剧带来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由此也进一步推升了市场的价格👩🏼‍🍳。”秦丽萍说,尤其是作为不良资产包的供给方,不少银行自身处置不良的动力和能力在增强,对不良资产包“惜售”🫴👨‍🦳,助推了资产价格的上涨。

赖小民表示,不良资产包平均本金折扣率由过去的三折左右快速增长到目前的四折以上,个别地区达到六折🪒,甚至出现个别资产包本金不打折的情况。

他表示,从一级市场看👩🏻‍🎤,目前多数地区竞标时,都采取多轮报价的方式,有的甚至达到十几轮报价,引发资产管理公司的激烈价格战,推高了资产价格。从二级市场看,越来越多的民营及境外投资者参与进来,争相角逐不良资产市场,同时新型投资者在估值⇾、市场判断方面缺乏专业判断,导致非理性报价🪜↕️,推高了资产价格。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投资者对不良资产包的预期收益率高达15%以上,远远超过了历史处置收益数据🧚🏼‍♂️,市场呈现非理性繁荣🧑🏿‍💻。

程飞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不良资产看似是蓝海,但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于真正专业的债权投资人而言,债权投资风险比股权投资要低很多。但债权投资收益取决于进场价格,目前进场价格高,投资存在较大风险,所以投资需要谨慎。“在羊群效应下,很多资本不计成本地进场🧑🏻‍💼,预计明年到后年阶段会有一批在近三年投资进场的资本遭受损失👷🏻。”他说。

“我们行业内戏称,做不良资产投资的千万别做着做着把自己也做成了不良💀。”秦丽萍说。

赖小民表示,短期内,不良资产包价格维持现有高位水平可能性较大。长远看,当前较高收购成本,预计带来的减利或亏损𓀅,势必降低未来投资者的预期回报,进而促使不良资产包价格逐步回归。

彩神ll专业提供:彩神ll💁🏻、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彩神ll欢迎您。
彩神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