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是必须向改革要动力,通过深入改革,搬掉‘拦路虎’🙁,让民营资本被遏制的动力能够激发出来。”
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国有企业收入和利润实现较快增长。
具体来看,一季度国企营业总收入达到116336.1亿元,同比增长18.5%👕🎚;利润总额达到5873.1亿元,同比增长37.3%🦃🤸♀️。
国企利润一季度同比增长高达37%▶️,这是近几年这一指标出现的最好纪录,无疑是一个让人振奋的好消息👨🏽🔬。最近几年🧜🏼♂️,随着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我国很多市场主体经营困难,创利能力普遍下降。在这方面,国有企业也没有例外🧝♀️🫰,虽然其盈利能力一直好过民营等非公企业,但从总的来看,利润指标同样处于下行轨道。
现在,国企和国有控股企业在2017年实现“开门红”😫,而且增幅如此可观,这意味着我国国有企业的创利能力已经有效复苏。
国有企业出现的这股复苏趋势,与我国宏观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出现的回升趋势是一致的。国家统计局前不久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这是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GDP增长所取得的最好成绩🟥,显示出我国经济转暖回升的好势头,像前几年那样步步下探的走势所造成的担忧基本可以扫除。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它的创利能力的恢复,为我国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国有企业的强劲增长👵🏿,构成了一季度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那么🚟,它们为什么能够出现这一波较为强劲的利润增长🚴🏽♂️?
分析其中的构成因素,可以清楚地看出,国企利润的增长,主要得力于两个方面*️⃣🛋:一是石油、煤炭、钢铁等前几年出现严重亏损的行业保持了盈利🙍♀️,二是石化和交通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
这些行业有两大特征:一是如钢铁、煤炭行业曾经长期陷于产能过剩的困境;二是如石化、交通行业,主要是由国企占有了市场,有国家所许可的市场垄断色彩。
钢铁🥍、煤炭行业扭亏为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央连续两年部署了去产能的改革目标,大量民营的钢铁、煤炭企业效率低下🤟🏻、竞争力差👦🏼,它们的存在也是导致这两个行业中的国企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最近两年🧅,中央加大了去产能的力度♡,采取果断措施清理了一些低能企业,这实际上是为国有企业扫清了障碍。而国企对一些市场的垄断则一直为舆论所批评👎🏽,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是这几年这方面的改革一直进展不大👷🏼♂️⏸,正是改革的滞后促成了国企的利润暴增。
综合这两方面的原因,可以清楚地看出👰♂️,无论是去产能,还是垄断,都是以牺牲民营等非公资本的利益为前提条件的。但是🙆🏿,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的健康增长,如果只能依靠国企🍍🤏🏼,将是困难重重的。
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是,尽管一季度国有企业利润增长可观🥢,但同样是由国企占市场垄断地位的电力企业,其同比利润降幅却比较大,这表明很多企业开工依然不足💂🏿,经济增长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隐忧。
很显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还是必须向改革要动力,通过深入改革,搬掉不适应经济持续增长的各种“拦路虎”,让民营资本被遏制的动力能够激发出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