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8日电本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为今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划了重点🧝🏽♀️🧏。
4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落实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包括政府职能转变💍、财税金融、国有企业🧑🚀、农业农村、对外开放、社会事业等十大领域50项重点改革任务。会议强调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持续发力。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主管周景彤告诉中新社记者,具体在什么时间实施哪些改革,都要根据经济中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来确定🙎🏼♂️🐩。
记者将过去三年的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与2017年的任务进行对比,发现有的已经发生变化,有的则是一直未变🙀。
变的是什么🦹🏿♂️?
“三去一降一补”占重要位置,着大量笔墨,并定下详细任务目标♑️,是最大变化。
2017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提出要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改革任务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尤其要注重通过完善职工安置🕺、债务处置♔、资产处理等政策及市场化退出机制促进化解过剩产能,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7年要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共化解粗钢产能超6500万吨🫖🙋🏻,化解煤炭产能超2亿9000万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商品住宅待售面积同比减少近5000万平方米;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等🉐。
在周景彤看来🏇🏼,顺利通过第一年“考试”的“三去一降一补”步入了第二个年头,如何继续推进,如何扩大成果将成为关键⚙️,由此官方才将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官方预计,2017年化解过剩产能大约需要安置职工50万人🙋🏽♀️。周景彤表示🤚🏽,去产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等问题☔️,政府必须发挥作用,提供再就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中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认为👳🏿,“三去一降一补”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相关,官方将“三去一降一补”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表明了当前政府继续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决心、信心。
不变的是什么🏋🏻?
回顾这四年来官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表述内容不同,但内涵始终相通。
四年来🤛🏻,关注发展和民生两大领域从未改变,简政放权、财税金融✍️、农业农村、对外开放、鼓励创业创新等主题频频出现🪥。
周景彤认为,中国前些年已在上述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017年要继续推进🙎♂️,要保持改革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具体来看,提高新供给对新需求的适应性🤘🏽、加快创新以增强增长动力、促进资金“脱虚向实”🧘🏽、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加快改善民生补短板等,均是影响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重大问题,“不仅影响当前🚘,更影响长远”。
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表示🖨,“不变”的经济体制改革任务实际上就是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形成新制度🧛♂️▫️,致力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作用于供给侧⛹🏽♂️、需求侧🤽♂️,实现“政府、市场双到位”👨🦽➡️、“金融、实体双发展”🚟、“国企🍉、民企双进步”,落实在“吸引🙇🏼♂️、留住外企,深化改革国企,加快发展民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