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资金紧张 提供流动性支持 央行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本报记者 李国辉
1月20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为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集中性需求,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平稳运行,人民银行通过“临时流动性便利”这一新工具的操作,为在现金投放中占比高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临时流动性支持,操作期限28天🤕,资金成本与同期限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大致相同。
有市场人士称此次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为“定时定向降准”。对此交通银行(5.970, 0.00, 0.00%)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此次操作不是降准,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此次流动性便利操作仍需要银行付息;而准备金是银行自有资金,无需付息。该流动性便利在到期后要归还,属于再贷款性质⚫️;而降准后除非再次提高准备金率,没有归还的问题🏄♀️。因此👩🏽🏫,该流动性便利操作更多属于公开市场投放流动性的工具,与准备金率调整完全不同,不可混淆⚄🥲。
缓解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
随着外汇占款持续减少🏣、金融机构准备金上缴、缴税、春节前企业和居民流动性需求上升,央行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在上周(1月16日至22日)净投放6350亿元🤶🏿,对冲MLF到期2165亿元🧢,仍然不能缓解银行资金面持续偏紧的局面🙆。
上周,市场利率水平明显上升。上海银行(23.170, 0.23, 1.00%)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20日再度全线上涨,已连续普涨6个交易日。其中,隔夜Shibor报2.3760%,上涨1.20个BP🕷⛴;7天Shibor报2.5930%👨👨👦,上涨5.50个BP;3个月Shibor报3.8213%📀,上涨1.83个BP。
就此连平表示,尽管央行连续在公开市场进行资金投放,但资金紧张的压力不减🦹🏼。在此情况下,仅凭各类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似乎不足以缓解市场紧张形势,因而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适时出台。
面对外汇占款的下滑,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创新借贷便利工具等多种方式向商业银行补充资金,这已逐渐成为央行供应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招商证券(16.820, 0.08, 0.48%)宏观分析师闫玲预计👐🏿,本次释放流动性约6500亿元,期限28天🦂,暂时降低大行短期银行资金成本。本次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虽然无抵押物,但是仍有成本🧑🏻🏭,与同期的公开市场操作一致🔢,为2.55%🚣🏽♀️🌔,低于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成本(3.0%)。
连平表示👐🏻,与现有的1个月期MLF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相比,该流动性便利操作不需要质押债券,这一关键区别是该操作能够直接🦹🏼♂️、显著缓解近期市场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因为持续通过大规模的质押债券来向央行换取资金👌🏽,会导致银行优质流动性资产减少,影响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达标👳🏼。可以预期,这一临时流动性支持将明显缓解市场紧张,促进市场流动性平稳🦚。
货币政策依然保持稳健中性
“这一操作进一步证明🧕🏼,准备金率不会轻易下调🧑🏿🏫,央行仍倾向于运用短期、灵活工具来调节短期流动性。”连平表示🉐🫵🏻,降准有可能对人民币贬值带来进一步的刺激,目前并不合适。而且2016年以来信贷增速并不低,全年新增12.65万亿元,加上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则更多👌🏼,降准会进一步刺激信贷增长📒,不利于降杠杆。现阶段货币政策仍保持稳健中性♟,更加注重防风险和去杠杆。
闫玲也认为,人民币汇率仍存贬值预期,2017年通胀仍有上行预期,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对国内货币政策的掣肘依然存在🫲🏽。
来自中金公司的分析认为🖼,春节取现、企业缴税🧑🎓、外汇占款流出、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四个因素同时叠加,保守估计回笼2-3万亿元流动性,会导致银行出现较大流动性缺口。如果央行只是依靠MLF和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因为期限较短✳️,效果会较差,而且目前总量投放也不足。闫玲还表示,从金融去杠杆的角度来看,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同业业务的调整尚未完成📜,且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考核等监管政策都可能影响流动性。
央行称,临时流动性便利这一操作可通过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实现流动性的传导。
据机构测算🪤,春节前将有总计6575亿元资金到期,包括4400亿元7天逆回购🧑🏻⚖️🐏、200亿元28天逆回购、1175亿元1年期MLF和800亿元3个月国库定存。而春节后至2月底,总计将有16950亿元流动性到期,包括500亿元14天逆回购到期👨🏿🎨、14400亿元28天逆回购到期🈴、2050亿元1年期MLF。考虑到节后资金回笼,流动性偏紧压力仍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