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国家明确将在河南等7个省市设立自贸区。而上证报记者近日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第三批自贸区总体方案近期将获批。国家也将择日对7个新设立的自贸区统一举行挂牌仪式。
而在地方层面,上述7个省市有关自贸区建设的相关试验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专家建议,第三批自贸区建设应强调两个关键词💱:复制和创新。
自贸区建设迈进3.0时代
自贸区家族第三批成员分别落户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以及陕西等7个省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基于不同的战略考量和定位,7地自贸区各显神通,已呈现加速抢跑之势。
其中❕,地处中原的河南自贸区建设颇为引人关注↔️。近两个月来,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的“十”字骨架——郑徐高铁开通了🙂↔️,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B区封关通过国家验收了🪅,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揭牌了……
根据国家战略定位🐒,河南自贸区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着力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襟山带河❓,四通八达。在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看来,河南自贸区定位的两大关键词是枢纽和物流,这顺应河南区位优势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战略思路👨🏼🎤。
耿明斋还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围绕这两大关键词,河南自贸区有以下试验重点:一是物流通道建设,要加快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建设🦮,打造多式联运、海陆空无缝对接格局💆🏿;二是国际化物流公司的培育;三是通关便利化和通关一体化;四是在跨境电子商务层面,河南自贸区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则表示,河南自贸区还将进一步探索在流通管理方式🏋🏽♀️、国有企业体制机制、产业国际化发展等方面深化改革的举措。据介绍,目前在河南自贸区总体方案修改确定过程中,河南省将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实现地方发展与国家战略的高度契合,承担起河南自贸区“替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历史使命。
而在重庆自贸区,跨境电商领域有关业务也取得新进展⚰️。9月初,重庆两江新区装备出口跨境电商平台——“领工云商”出口B2B订单在重庆海关通关成功,意味着重庆制造业正利用B2B电商打开出口新途径🦓。
记者还从重庆当地知情人士处获悉,针对重庆和西部物流状况提出分析和建议的交通物流总体规划,不久前已正式完稿🪨,下一步将报送重庆市政府和新中联合工作委员会,有望在11月初正式获得通过,进而推动重庆物流朝落实多式联运👱🏿、单一电子窗口等目标前进。
在耕耘自贸区“试验田”上🚣🏽,湖北省也铆足了劲。自2014年3月启动自贸区申报以来❣️⛹🏿♀️,湖北省已先后发布三批185项改革新举措。其中,武汉片区已拟定25项拟先行实施的改革试验事项。而东湖高新区作为先行先试区域,过去两年已实施完成改革事项127项,形成制度性成果80项,接下来将在投资🚿、贸易✵、金融、创新创业🧠、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大胆探索🧊🤟🏻。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湖北具有典型的江河经济特征,同时湖北的科教优势在中部地区比较明显,加上传统的产业基础🌜,湖北自贸区可在沿江开放和创新驱动方面做足文章,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陕西省省长胡和平近日也公开表示,要以自贸区建设为核心引领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增强开发区的开放引领作用,以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
舟山是浙江省“探索建设舟山自由贸易港区”主体。为谋划推进舟山自贸港区建设🐺,舟山市委书记周江勇在“十一”长假期间率团赴新加坡取经,从拜访机构到与当地企业座谈👳♀️,忙得不亦乐乎🥂👱。
从沿海到内陆地区💆🏽♀️,自贸区试验种子已落地生根🧚🏼♀️,全国自贸区建设已大步迈进3.0时代。
全国自贸区需联动发展
与此同时,关于第三批自贸区建设该如何推进的探讨也在学者中展开⚁🙋♂️。
近日在复旦大学举办的中国高校自贸区研究联盟2016年会上🧚🏻,专家学者们纷纷表示,在上海自贸区和粤闽津自贸区的先行先试基础上👨🔬,第三批自贸区建设应强调两个词🫱:复制和创新。
“不管哪个地方进行自贸区试验🫸🏿,都要按照国际规范的自贸区模式去做🎸,此外再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优势去做出一些特色。自贸区要成为真正的自贸区,而不是拼政策洼地,自贸区没有政策洼地。”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建华教授对上证报记者说🦜。
相比复制👨👧👦,创新是一条更为艰难的路径🏄🏻♀️。正如河南省商务厅厅长焦锦淼所言,河南建设自贸区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除来自劳动力、土地✴️、能源等要素瓶颈的制约,国际贸易竞争压力加大、区域竞争压力加大都是不容忽视的挑战。
“河南自贸试验区最大的特色就是凭借区位交通优势,一方面承接两个产业 转移 (国际产业布局国内,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另一方面,不断深化与 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当前,西安、武汉、长沙、合肥👳🏻♀️、重庆🦸🏿♀️、成都等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不断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和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力度🌽,使得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和深化国际合作方面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河南将自身优势转化为与相关地区和国家经济持续深度合作的产业优势还很艰巨。”焦锦淼说🦐💆🏼。
站在推动全国自贸区建设与发展的视角上,南开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中心主任佟家栋对上证报记者表示🫎,中国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取得初步成就🍚🪒,下一步的发展在方向上👳🏿♂️、内容上📭🥟、阶段上👩🏻🎨、体制机制上都需要进一步明确🏂🏼💂🏻♀️,仍需完成四项试验任务,分别是💂🏿: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明确建设自贸试验区地方和中央政府的权责分工、微调自贸试验区的管理体系、建立自贸试验区的实体管理机构。
“所有的自贸区👱🏼1️⃣,不管是沿海的,还是内陆的,共性的问题都是围绕让市场机制起决定性作用展开⛓️💥🧒🏻,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张建华说。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则建议🩷,加强全国11个自贸试验区的交流、联动、互动。他认为,11个自贸区构建了一个全国自贸区网络体系🌲。其中🤱🫃,如何形成统一的制度安排🤟🏼,特别是统一的市场制度和管理制度👩🏽🍳,值得各方大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