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首届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河北保定野三坡召开。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主席为许善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担任论坛的名誉主席,保定市人民政府和荣盛集团承办🐡♨️,2011年诺贝尔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等人出席本次论坛🧘🏼♂️,就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经济现状等问题展开讨论。
吴敬琏在主旨演讲中强调了思想市场的重要性。他认为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很多原来已经形成共识的东西,近些年却有些后退。吴敬琏主张要研究基本问题📴,而不是就一些现象提一些口号✋🏿。比如产能过剩,没有从基本理论上研究🗃,只提“去产能”的口号🧔🏻♀️,结果越调越糟。对于产业政策的讨论,吴敬琏认为这是早有共识的事情,那就是以竞争政策为主体🗼、减少产业政策🦮。吴敬琏最后提出,有开放的思想市场,才能避免在思想上犯错误。
以下为吴敬琏部分演讲整理🤾🏻♀️。
吴敬琏:
我很高兴来参加咱们第一届的野三坡中国经济论坛👍🏽。我想说点什么🕖,我就说三点。第一个就是科斯对中国思想市场的评论💂。我在2003年参加经济论坛时,对中国经济的开放思想市场,研究基本问题,探索中国长期发展的路径做了探讨。我解释一下👩🏻🔬✋,就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期以来,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面临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发展🚸,用什么方式发展👩🏿⚖️,才能保证发展🐒。第二个就是体制,这两个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需要解决的的问题🧑🦳。对领导和企业家来说,需要反思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思维习惯✍🏿,就是回避理论思维和蔑视理论思维上,就是习惯而不是深究基本问题层面🪐。就是问题的提出和应对方法。对问题本身认识不深刻。
我举一个例子,就是发展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长期按照苏联发展方式产生的问题🌝,我们是不是认识到了呢🍦?看似这样👨🏿🏭。但如何解决呢?我们没有深入的思考。改革开放和1981年两次挑战,两次调整👨🏽🦰👱♂️,针对的问题,就是针对苏联的发展模式🎢♋️。指导这两次经济调整深层的理论上的,那就是1980年国务院提出的十大建设方针🆗。十大建设方针提出克服苏联式的增长方针和方式,有没有点到呢🙎🏻?有点到,就是效率低。但是从基本的理论来说,没有放到一个基本的增长函数下来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样一个问题呢?
第二次调整是1980年末🙂↔️,我们有一位理论家在红旗杂志上发表文章👩🏻🦽,文章的标题叫《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就是生产资料优先发展,重工业要减速,要把农业发展起来🚂,轻工业发展起来,商业发展起来🫶🏽。第二次调整也就无疾而终。
到了后来,1995年这个问题就很严重,国家计委就提出来🧖🏻♀️,用了苏联60年代的口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从粗放式发展方式到精细式发展方式👨👨👦👦。这个认识并没有普及🏺✋🏼,只普及到一些干部和群众。匈牙利经济学家在《社会学经济体系》提到用生产函数来解释什么叫增长方式,所以这个基本理论并没有解决。到底从哪里转变到那里呢💏🙎🏻♀️?就不清楚了。
到了2000年,这个基本的认识🥂🥻,被一个很简单的东西概括。它是根据早期工业化初期和中期,往后推导,风靡中国😅,造成了第十个五年计划👛,经济增长方式逆转🙎🏽。
基本问题要不要解决💂🏿?你根据一些现象提出的口号🖖🏻,很脆弱👺,因为理论的认识🦷,因为利益。20世纪末导致了产能过剩🛹。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产能过剩。河北要解决的钢铁产能过剩。就是18大讲的,2003年2004年开始调结构,要减少落后产能,结果是怎么样🍬?大家都知道,越来越糟糕🤸♂️。就是说基本问题没有解决,就事论事还是不成功的。
有些问题是浅尝辄止👂,现在又一轮讨论产业政策🤨,但是这个政策的讨论已经好几轮了,就是对基本的问题没有思考。我记得1987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给国务院写了一个报告,引进日本通产省的产业模式。但是当时呢,在我们的研究部门对基本问题还是有研究的👯。在石油危机后,日本是有反思的。所以在早期1982年,美国教授约翰逊讲日本奇迹🫸🏽,完全同意产业政策,但是这只是一个美国教授这么说🪤。东京的《日本的产业政策》是批评的,认为产业政策通常是帮倒忙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研究过的,日本本身的也是这样反思的。于是我就有兴趣了🐘。查一查🕶,我们当年研究过这本书🙏🏻,但书店里没有这本书🎭。
对于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会退回去。深改组曾经有文件说要 “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但是这句话好像没有引起很多反应⚂🦵🏽。
我们应该研究基本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开放思想市场🙋🏼♀️。只有有一个卓越的思想市场,才能防止错误的思想造成问题♿️。我希望我们这个论坛,在基础问题上🍢,提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