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年时间🏛👩🎤,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投资需求已突破10万亿元,真正落地项目投资额已达1万亿元。
不过,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专家认为,PPP项目落地仍有一定困难,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而这背后深层次原因包括PPP顶层立法缺失、政策配套不足👳🏻♀️、项目质量不高👷🏼♀️🕚、审批较长、政企双方契约意识不足、项目长期融资渠道不畅等。
这些问题已经引起高层重视🧑🏿🔧。近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完善PPP领域财税优惠👩🏼🔬、用地招拍挂、融资支持⚔️、资本退出等配套政策,多推介含金量高的项目,减少和简化不必要的审批🌅,提高政府履约能力,而且PPP领域两法最终合一,立法进程正加快。
项目落地加速
PPP模式2014年起获国家正式推广,2015年呈现爆炸式增长🐇,2016年增速更快。
7月11日,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PPP项目库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需求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6万亿元🎩🏗。
这一投资需求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基础设施总投资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是10.13万亿元🧔♂️🥅。
今年PPP项目不仅以每月平均新增5000亿元的速度在推出🐾🧒🏻,而且项目落地率也逐步提高🌮。财政部PPP中心解释,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先后有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5个阶段👨🏻🚀,项目落地率🧗🏼🖐🏼,是指执行和移交两个阶段项目数之和与准备👨🏽🏫🩰、采购🏰、执行🧓🏿、移交4个阶段项目数总和的比值🈺🌴。所谓项目执行阶段🦸🏽♀️,包括PPP项目公司设立、融资管理🚴🏻、绩效监测与支付💇♀️👩🏽🏭、中期评估等🤦♀️。
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6月末全国PPP项目落地率由1月末的20%提高至23.8%,落地项目总投资额1万亿元,项目落地加速。其中,232个财政部PPP示范项目落地率更是高达48.4%🧑🏿🔬🧏♀️。
PPP专家👶🏽、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PPP项目开展仅两年投资需求突破10万亿元,说明PPP市场份额正快速扩大,地方政府也不再观望而是非常积极地推广。不过10万亿数字本身意义不大,因为并非所有的PPP项目都具备实施条件,现在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PPP项目落地。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3期)称🪛,PPP项目需求不断加大👨🏿,但其中七成(6683个)项目仍属于识别阶段的选项目✏️,一是规划实施时间分布在未来若干年;二是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只表明地方政府部门有意愿采用PPP模式🧐。要真正成为 PPP项目,还必须经过严格论证把关。
社会资本观望
尽管PPP项目落地加速✮,但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落地困难一直困扰着官方。
6月7日的国新办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专项督查有关情况吹风会上,参与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的财政部副部长刘昆表示,当前PPP项目储备比较丰富,但项目落实困难。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提出目前PPP领域存在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顾虑重重。
据新华社报道🧌,在近期国务院民间投资专项督查调研中,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反映😒:“现在很多PPP项目就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的,很少有民企参与的份儿😎,有的地方直接告知‘优先考虑国企’。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能从银行贷到更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也想避免引发道德风险质疑🤽🏻♂️。我们申请过很多PPP项目,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今年民间投资下滑过猛,一大原因就是PPP项目落地费劲🧖🏼♂️。由于PPP项目周期都在10年以上👮🏼♂️,民间投资人担心政府不履约,后任领导不认账,对PPP项目多在观望🤸。另外,一些地方将回报率高的PPP项目留给城投公司👞,将一些回报率很低的项目推给民间投资人😲。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世坚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𓀃,此前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都在推PPP领域立法,两部正在起草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复和冲突↘️,这给PPP领域投资者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也让投资者尤其是民间投资者不敢介入PPP项目。
“提高政府履约能力”
推广PPP模式对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新经济🔱,促进稳增长🪥、补短板、扩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PPP领域存在的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已经引起国务院重视👩🦱。
在上述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针对PPP领域涉及的主管部门职责交叉💟、界限不明的问题,会议厘清了有关部门的职责。
对于民企遭遇的PPP项目“玻璃门”现象,会议要求对各类社会资本一视同仁,减少和简化不必要的审批。
在PPP项目回报方面,国务院要求地方政府多推含金量高的项目💒,根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不同付费方式、运作模式,完善财税优惠、用地招拍挂、融资支持、资本退出等配套政策👎🏿,探索项目经营权、收益权资产证券化⛲️,建立合理回报机制。
此外,国务院再次重申强化政企合作双方契约意识,提高政府履约能力。
在此次会议上,对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分别提请的“特许经营法”和“PPP立法”的意见,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表示🧗♂️,应该统筹协调两部门意见,推进单一法案的立法工作,为推广PPP模式提供根本的法律保障🤸🏽♀️。
李克强当即明确要求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加快推进相关立法进程,以更好的法治环境更大激发社会投资活力𓀄🧱。
刘世坚告诉本报记者,PPP领域两法合一,将减少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不确定性🚪🏌🏽,也让PPP实操问题可以在一部法律下解决🐘🆓,减少混乱。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财政部联合19个部委正在开展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工作。PPP示范项目主要是为其他PPP项目提供可参考可复制的经验,助推更多PPP项目落地。
在PPP项目资金支持方面,运作1800亿元国家级PPP融资支持基金的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运作☎。该公司董事长周成跃称公司将会参与2万亿元以上的PPP项目。
金永祥告诉本报记者🧜🏼♂️,1800亿元的PPP融资支持基金将给投资的PPP项目增信🧄,带动项目落地。
近日保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放宽了保险资金可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行业范围,增加PPP等可行投资模式👩🏻💼。这将让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的优势,助推PPP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