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各国经济走势和政策严重分化👨🏿🎤🧗🏻♂️,特别是系统重要性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负面溢出效应增加,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升🙎🏽♂️,迫切需要完善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二十国集团(G20)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合作首要平台👿,在共同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权威性不够🤸、执行力不足等问题👩🏽🔬👱♀️。在新形势下👨🏼🎤,G20的使命和定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即从短期应对金融危机转向促进全球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𓀗。G20第11次领导人峰会将于今年9月份在中国杭州召开,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我国作为此次G20领导人峰会的轮值主席国,应该抓住这一“二十年等一回”的机遇☝🏻,主动设置相关议题,引领G20机制转型🦶🏿,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其中最为重要和迫切的议题,就是设立G20秘书处和完善系统重要性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
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首要平台,已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对G20施加“技术性”改造🤴,完善G20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具有现实可行性👬🏼🍂。一直以来🤿,G20会议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领导人信息交流和政策沟通平台,表现十分活跃⚪️,但其最大不足就在于缺乏执行力,有可能沦为“空谈俱乐部”,因此影响了G20的权威性。近年来,G20成员国一直有设立G20秘书处的呼声。G20秘书处作为常设机构,负责G20相关会议休会期间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其优点就在于它是长效机制,有助于提高成员之间政策沟通👍🏿、协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也有助于督促G20相关决议落实和加强G20与其他国际组织协调。设立秘书处还可以避免G20会议议题和风格受轮值主席国的影响。
在建立G20秘书处等长效机制的同时,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篮子货币成员的五大经济体👌🏽,即美国🛤、欧盟、中国、英国和日本🪔,都是当今世界的系统重要性经济体🏄🏿👨🏿🎓,其中任何一个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都会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加强五大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沟通和协调🪗💅,无疑有助于有效减轻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负面溢出效应,及时化解各种潜在风险,进而维护全球金融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所谓“5+1”👨🏽🦲,即美国、欧元区、中国、英国和日本,再加上IMF🤦🏽♂️。“5+1”定期开会,对其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汇率🏄🏻♀️、贸易和结构性改革等进行磋商和协调🤘🏻,可以扩大五大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正面溢出效应🧅,减少其负面溢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