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未经证监会证实的“喊停四类跨界定增”的消息让虚拟现实(简称VR)概念股市值集体跳水👨🔧。从发布会、展会来看🔢,VR产业、资本都在持续火热中🏃♂️➡️,然而🧅,内容开发者却没有感受到温暖🤘🏿。“作为行业最关键的一环,我们作为内容开发商却一分钱没有拿到”。不仅如此,对于离钱最近的VR游戏内容开发者而言🙅🏽,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更让他们彷徨。
内容开发商不受热钱宠爱
近半年来🕵🏿♀️,没有不VR的科技展览会,没有不VR的科技发布会,各路企业1️⃣、工厂纷纷转身投入VR浪潮中👳🏽♀️。”高盛报告显示🏋🏽♂️🏃♀️➡️,过去的12个月里面📽✌🏿,风险投资往VR行业里投入的资金差不多是17亿美元,过去24个月大约是35亿美元🤵♀️。
不过,相比之下,蚂蚁金服集团近期完成的B轮融资规模达到了45亿美元👩👧👦。“这一单的融资总额比过去全球所有投资VR的金融资本还要多,”易凯资本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王冉认为,由此可见🧉,VR真正的投资热潮还没有到来🛼🌘,至少资本还没有热起来🧙🏻♂️。
王冉判断,VR会出现波段性的投资热潮,冷却一段后➕,催化剂事件会让VR投资重新热起来。什么东西是催化剂?“是内容”,王冉指出,一个好的内容会极大地激发业界包括资本对于整个VR市场的想象。
但就目前而言💂🏿♀️⏭,VR还不是资本驱动而是产业驱动的行业。王冉分析指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促进VR产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是众多的硬件厂商和产业巨头。因为来自VC的17亿美元在整个的VR产业投资里👨🎤,只是冰山一角🍐,真正大把大把往VR产业砸钱的还是Facebook、索尼😴、三星等产业巨头🤚🏽。“我们是这个行业里是最关键的内容提供者”,樂陞科技董事长兼CEO许金龙痛陈:“但作为一个VR内容开发商,我们一分钱没拿到🤽🏼♂️。”
“硬件开发商这么热烈地投入𓀑,可是我们没有感受到任何一个硬件开发商真正去思考🍍🛴,要怎么样争取到VR更多的内容。”许金龙再次强调内容商在VR领域遭到的“冷遇”🛌🏿👩🏿🔬。他表示,没有足够有吸引力的内容🛕,行业发展很快就会面临瓶颈。
不过,这种局面也在改变。从爱奇艺、优酷等VR战略发布会上获悉⛑️,内容开发正渐渐热起来🏊🏻♀️。优酷宣布和华岩资本达成合作,共同成立优酷全球前沿科技基金👩🏽💻,这是第一支专注于VR/AR技术的早期前沿科技基金📟。该基金已经完成了多个项目的投资。同时,优酷🥨、数字王国以及黄晓明创立的易星传媒联手将启动“百个VR视频征集计划”和“导演及相关公众的培训计划”,成立基金池,孵化这里产出的优秀VR项目👩🏿⚖️。一个VR内容制作团队甚至在优酷发布会现场直接向黄晓明“递名片”👩🏼🦱。
内容平台:先免费还是先收费?
不过🪑,商业模式的不明朗也让内容开发商感到彷徨。
许金龙表示🫵🏿,游戏是离钱最近的,他们很乐意加入任何一个对于内容提供者非常“友好”的平台,但目前为止,他们只选择在索尼的PS平台上开发游戏📿,因为索尼是消费者付费买游戏模式,而其他的平台商业模式并不清晰。
所谓“友好”,其实就是让内容开发商能够赚到钱,但这在目前来看几乎是不可能的。许金龙表示🧘🏿📳,如果要打造一个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互动的游戏,是一笔巨大的投资。因此,如果商业模式不够清晰👩🏻🍳,回收的条件不够具体👩🏻⚖️,所有的VR游戏开发商就会却步,这就导致平台的内容不够有吸引力。然而🥔,平台也有平台的为难之处𓀇。
用户为内容付费的商业模式在视频行业已有先例,但为VR内容付费💲,还没有开始。爱奇艺副总裁段永桥认为💼,前期推广阶段VR内容应该免费🌧。谭小明也坦承,现在大家都觉得VR很好,但究竟明天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大家都不知道。因此,现阶段很多平台不能付费买下内容的版权🏌️,也无法向内容开发商承诺能有多少付费的用户🤕。“初期就要求用户付费🦶🏻,对平台也是一种伤害,平台的壮大需要免费的内容来支撑。”
彷徨不是全部,行业的另一面是淡定。
2012年,乐蜗科技成立,做VR硬件和VR内容平台🏌🏻♂️,后乐蜗被微鲸收购💘,在微鲸内部以独立部门运作👩⚖️。现阶段微鲸VR不考虑向用户收费📽,而是通过为客户提供直播技术👮🏿♀️、卖硬件给行业客户、VR视频内容分发等业务带来收入,toB市场替他们撑起来半边天🏹。微鲸VR相关负责人圣伟透露➛,目前微鲸的VR头显售出了11万台🤷🏿♂️,市场算是打开了,B端和C端带来的收入一半一半🚶🏻♀️➡️。
更重要的是,微鲸VR“自家人”体系内———华人文化、灿星等拥有大量高质IP,无需微鲸VR再投入巨额成本获取IP。圣伟可以气定神闲地说,近两年不考虑盈利。
即便没有IP🪥,VR视频内容商也不太焦虑🕋。兰亭数字是一家VR影像内容和VR直播制作公司👼🏽,主要商业模式是为拥有IP客户提供VR版的内容。“我们负责录制和后期🌱,一般客户不需要很长时间的VR👨🏼🦰,大多是一个预告片大约3~5分钟。”
“捞一笔”的掘金者抬高开发成本
整体来看,C端市场发展缓慢,令VR游戏内容商的处境比VR视频内容商更加尴尬🤸🏼。
段永桥表示🎖,未来VR娱乐的价值一定是在消费者市场,在客厅和卧室,消费者付费未来一定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收入模式🫥,就跟电影院一样。但是消费者市场在VR行业的发展前期会十分缓慢 ,直到抵达拐点———手机架的产品(一般是千元以下)用户量过一千万,一体机的产品(一般是千元以上)用户量过一百万。
现在,横亘在内容开发商面前的👰🏻,不仅仅是尚未“教化”的消费者🎩,还有想要在产业链上“捞一笔”的掘金者👨👨👧👦。比如,生产摄像头支架的五金厂🏌🏿♀️。业内人士透露🍰,一组GoPro摄像头的架子🍣,“只是开个模而已,就要卖1千多”。此外,VR内容编辑需要购买专业的软件🕑,国外的无水印版都是1万~3万一个账号,而且一个账号仅仅支持一个主机使用。再者🏄🏼,不同厂家的VR头显的光学结构🧘🏿♂️、技术的指标都不太一样,如果要想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内容必须适配VR头显,内容开发商必须买回多个品牌的头显进行研究🐅🥲,其所耗费的时间和成本不小👩🏻🍳。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头显厂家的销售价格定2000美金,也会有开发商和友商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