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上海新金融年会暨互联网金融外滩峰会”上,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浙江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和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等五位新老银行行长对于“互联网时代的银行业变革”发表了各自看法。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银行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不仅正面冲击到了零售业务🚵🏻♀️,同时公司金融🐩、资产管理❌、支付等领域也在发生巨变👨🏽🚒。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表示⏲,目前互联网金融对银行冲击比较大的还是零售板块,因为互联网金融强调长尾效应👮🏻♀️,市场基数大。
不仅如此,传统银行的优势业务——公司金融业务也迎来了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认为,除了零售金融业务,今年还有一个新变化,就是公司金融也受到越来越明显的挑战。首先“众筹”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大企业融资选择。最近很多大公司通过这种方式几周时间融资规模就超过50亿。
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在涉足互联网金融,模式基本上是供应链金融🪆,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做上下游企业的服务,而这原本也是传统银行主导的业务。而像资产管理和支付等领域这些大型企业也会逐步涉足🌦👌🏼。比如专注做电信业务的华为公司也在涉足支付领域🫣。
注册在上海自贸区的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则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是渐进式🎨。首先是负债端🦹🏿♀️😨,后资产端🦈。现在只是银行存款受到余额宝等的影响🥺,接下来资产端也会受影响。其次,先消费金融、个人金融,后公司金融、批发金融。而在人民币国家化的背景下,影响还会呈现先境内人民币🌮,然后是跨境业务👮🏻。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巨大冲击。朱韬认为,最核心的变革是文化变革、思维变革、组织变化、管理变革🏮。因为互联网时代的生产关系👱🏿♂️、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对未来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管理文化将会带来巨大的变革创新🧛🏿。
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认为,从余额宝和微信迅速成长,直到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等民营银行的相继开业,这对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提出了考验。在当前情况下👩🏿🔬,银行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通过依靠互联网,运用新技术来构造银行新的组织框架🚝🤣,创建银行新的经营机制🤵🏿♂️,开发银行新的服务产品,从而才能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经过几年探索,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的融合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杨凯生表示。
此前,很多商业银行想把互联网金融单独发展,并成立了网络金融部,但由于产品掌握在产品部门🩸、客户掌握在个人和公司部门🧑🏿🎄,发展并不十分理想。
兴业银行李仁杰表示🫰,两者更多是一种互相融合、互相竞争,也是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刚刚正式开业的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认为,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完全会走到融合的局面。互联网金融,无非是借助了互联网的技术,对产品的销售和用户的获取可能有一些很大的变化🎊,但金融本质没有变🏃🥤,核心还是风控。
上海华瑞银行行长朱韬对于两者融合的观点十分赞同。对于新兴民营银行而言🧙🏽♂️,互联网金融时代只有合作、只有共赢。华瑞银行正在研发P2P的资金监管系统🧑🏼⚕️,未来所有P2P公司都可以成为华瑞银行合作伙伴。